2021年1月27日,重庆保税港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黄杰主持召开重庆保税港区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春节期间疫情防控专项督查现场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市、两江新区安全稳定及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保税港区下一步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管控工作。
会议指出,目前全市、两江新区、保税港区疫情防控形势保持良好,但仍不能放松警惕,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继续抓紧抓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要求,按照敏尔书记“采取更加精准、更加严格的防控举措,进一步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火墙’,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安全网’”的指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重点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启动应急指挥体系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强化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常态化防控机制,严格落实集团主要领导负总责、片区指挥长负专责、分管领导各司其责、各单位全员自觉防控的责任架构,夯实巩固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应急指挥体系,唤醒警惕意识和职责意识。
保持24小时运行状态。启动并保持24小时疫情防控指挥值班体系,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密切跟踪疫情形势,全时待命,确保发生疫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水港片区、空港片区要畅通与属地政府的信息联络机制。
健全强化专班力量。鉴于目前逐步转向应急状态,水港、空港两个片区指挥部于1月27日起重新集中办公,确保抓实抓细抓好疫情防控各个环节工作任务。
二、持续强化“人”“物”同防措施
强化境外输入管控力度。立足“早发现”,把牢防控第一关,对从重庆入境、外省(区、市)入境来渝返渝人员要严格执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做好排查、转运、隔离工作。
强化国内中高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对所有来自成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当地政府宣布全域封闭管理地区的来渝返渝人员落实闭环管理,第一时间掌握有关人员行踪,做到无缝衔接。
强化重点人员、重点环境、重点物品监测。全面落实《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第二版)》要求,坚持18类重点人群、5类环境和2类物品常态化监测。
加强冷链环节疫情防控。全面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措施。所有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做到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四必备”,加强高风险岗位人员管理,强化每日健康监测,落实闭环管理措施,降低传播风险。
加强贸易类企业疫情防控。对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企业以及重点物流企业要对厂区、货物进行全面消毒,加强岗位人员管理和健康监测,防止“物传人”、“人传人”。
三、全力准备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
针对可能的封闭情况,组织研究制定核酸检测组织工作专项预案,完善大规模人群采样作战图,落实网格化管理,适时组织应急演练。
四、积极落实物资供应
进一步做好防疫物资、生活物资储备,建立完善储备台账。重点保障节假日期间生活配套区、园区、厂区生活物资供给,做好水、电、气、通信等各类保障。
五、优化调整流调溯源机制
优化流调溯源协作机制。积极协调公安、通信等方面建立信息交换机制,为流调提供大数据支持,进一步提高流调溯源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调整核酸检测机制。在必要情况下,按照市里常态检测方案,委托相应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六、全面加强防控措施
持续抓好重点场所管理。区内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酒店、餐厅、影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场所等人员聚集区域要做好清洁消毒,设置“一米线”,落实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戴口罩等措施;工作人员每日健康监测,工作时间佩戴口罩,严格洗手消毒。
建立多点触发预警机制。人员聚集场所执行体温监测制度,一旦发现发热病人,及时送医诊断。
严格管控50人以上集聚活动。
会议强调,集团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强化“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生命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的发展理念,压实不能碰、不敢碰的安全“高压线”。迅速地将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及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到各部门、子公司及入区企业,将安全工作纳入全局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实贯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聚焦园区、厂区、社区、校区、景区、生活配套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建设施工、道路交通、食品卫生、消防、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强化督查整改力度,对发现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集团公司纪委负责对上述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有关工作开展督查督办,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环节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责任,全力确保港区安全稳定、运行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