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原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内陆地区唯一具有“一区双核”(水港+空港)的综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围网规划面积6.49平方公里,是中新示范项目合作主要承载地、重庆自贸区核心区域、重庆两江新区重要功能板块。[详细内容]
引进旭硕、纬创、仁宝、翊宝等重点加工制造企业,加工生产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一体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加工包括华硕、宏碁、苹果、索尼、惠普、戴尔等智能终端品牌,年产能达5000万台(件),已形成千亿级产业规模。率先实现智能终端企业从租用厂房到自建(自持)厂房,智能终端企业回购和自建厂房面积约占总载体资源总面积的70%,实现加工制造企业扎根重庆,“恒业恒产”。
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推动企业由传统制造业向研发设计、维修业务、销售结算等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通过向上游和下游产业链的扩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价值链,实现了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延伸,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原有产业布局基础上,完成围网外P地块约7平方公里的工业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核心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
引进阿里巴巴菜鸟、唯品会、考拉海购等全国前三强跨境电商企业,在跨境电商龙头企业的引领下,累计吸引了32家平台企业、170余家运营企业,带动形成了中小跨境电商企业集群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利用与江北国际机场无缝衔接的优势,大力发展保税+飞机租赁、航材进口、航空维修等临空经济。引进世界500强新加坡托克集团、传音控股、自贸云、北大荒等区域总部,保税+总部经济不断壮大。设立“一带一路”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全国首家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开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业务,引进20多个国家馆,汇集来自意大利、新加坡、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万种进口商品, 以“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为核心打造的重庆保税体验旅游景区于2019年2月被正式批准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授牌。引入京东全球首个 “无界零售”自营大型互动超级体验店,以沉浸式互动体验带动电器消费升级,成为重庆尖端电子科技体验的打卡圣地和新地标。目前正在保税体验旅游景区的基础上规划布局建设“一带一路”商务中心、特色商业步行街等重大项目,积极打造内陆地区特色保税商圈。
组建全市首批跨境电商仓储运营专业公司,高效对接供应商至消费者各个环节,提供国际物流、保税仓储、订单操作、账册管理、通关报检、短驳运输等服务,保障商品及时入区出关,拥有可支配仓库10万平方米。强化地服系统保障,每10个由重庆标记发货的跨境电商包裹中,就有4-5个经由保税港区仓储体系发出,实现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全覆盖,地服系统关键指标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空港国际商贸物流园北连渝新欧铁路,南邻江北国际机场,东连果园港,重庆高速骨架网络贯穿整个空港区域,已逐步形成“物流集聚+多式联运”同步发展、区内区外联动的网络格局,是西部最快的“水铁公空”多式联运中心之一。目前,已完成3平方公里物流产业布局,已建成投用仓储面积88.66万平方米,在建和待建项目物流仓储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累计引进澳大利亚嘉民、美国安博、新加坡丰树和普洛斯、丹麦格兰富、德国劳士领、日本日梱、阿里巴巴菜鸟网络等17个综合物流仓储项目和71家商贸物流企业,年产值近100亿元。
成功获批进口肉类指定口岸、进口水果指定口岸、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冰鲜水产品进口指定口岸、食用水生物进口指定口岸和金伯利进程国际证书指定实施口岸,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生物制药等指定口岸,重庆保税港区已成为西部地区获批或运营指定口岸最多的区域。
按照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不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体系,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养产”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道路100余公里、桥梁35座,建成常春藤国际学校,正在建设一批公立医院、公立学校等,建立“三位一体”协同管理机制和“四中心一平台”网格化管理模式,提供快速便捷、运转高效的公共服务。在空港引入了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中国摩(重庆)大型文旅项目;完成智慧港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正在推进物联网管理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GIS+”平台、视频资源管理平台等四大基础平台和智慧港区指挥中心建设,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通关、智慧招商领域建设快速推进,将打造“国际一流、绿色生态、现代智慧、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国际化都市区。
在水港引入京东电器全球首家超级体验店,建成全国唯一 “一带一路”国家商贸文化的4A级旅游景区,正在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保税港文化旅游之窗、“一带一路”商务中心等项目,将打造内陆地区特色保税商圈、特色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