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名城,重庆再进一步!
小编收到消息,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运管中心”)正式投用。
▲罗斌 摄视觉重庆
运管中心总面积为740平米,首批已接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城管局等21个部门、区县和单位的43个系统。将作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智能中枢”,以及实施“云长制”的平台载体,实现“一键、一屏、一网”统筹管理城市运行。
17个应用场景
从接入系统内容看,涉及线上管理、线上服务、线上业态、“小切口、大民生”等不同领域应用系统。同时,围绕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和生态宜居发展需求,首批打造渝快办、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精准扶贫、中新国际互联数据专用通道、5G规模组网、公安情报、城市交通、渝快融、渝康码、智慧气象、视频调度等17个应用场景。
举个例子
1 入汛以来,重庆建设的“四天”智慧气象系统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天”系统包括智能探测“天枢”系统、智能预报“天资”系统、智慧服务“知天”系统和智慧防灾“御天”系统。其中,利用“天资”系统提供的智能预测结果,重庆市气象局在年初就已发布“汛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预测,并提前做好了防汛准备。
2 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渝快办”,办理申请建设工程规划条件核实合格证,法定时限为20个工作日,仅用8个工作日就办结。“渝快办”自上线以来,目前注册用户达到1200万,也就是说,每三个重庆人中,就有一个在使用“渝快办”办事。
▲张坤琨 摄
“渝快办”和“四天”智慧气象系统都只是缩影,据介绍,运管中心从今年3月启动建设,现在正式投入使用。今年计划接入120个系统,目前已完成接入计划的35%。
那么,运管中心的具体功能是什么?
具体功能
运管中心的具体功能为“三中心一平台”。其中“三中心”是指数据资源中心,着眼“聚通用”,高质量汇聚各类政务数据资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监测预警中心,依托对业务系统的高效管理和数据资源关联分析,实现对城市运行的态势感知、监测分析,以及预测预警;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建立协同指挥调动联动模式,实现对日常工作监督调度、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调度,以及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应用场景的调度指挥。
“一平台”即综合赋能平台,为“三融五跨”各类应用提供共性技术、业务协同、融合应用、安全运行等服务支撑保障。
最终目标
运管中心还将逐步实现“四个一网”管理功能,即一网统管,建设互联互通、高效协同的城市运行系统;一网通办,优化完善“渝快办”服务营商环境和市民办事功能;一网调度,适应城市日常管理和应急调度的需求,实现全市统一应急管理“一张网”;一网治理,通过整合接入公安、民政、卫生、基层党建等系统,建成基于智能化感知预警、网格化集约管理、一体化联动共治的网格化智能化基层治理体系。
▲张坤琨 摄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两江新区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智慧之城”,努力成为全市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核心承载区和应用示范窗口。
在智能产业集聚方面,两江新区将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推动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配套项目落地建设,发展以线上业态线上服务线上管理为导向的服务业新业态,力争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0%以上。
智慧应用展示方面,两江新区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成“一个城市大脑+五大基础数据库+N个部门数据池”为框架的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强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研发运用,统筹抓好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商圈、智慧楼宇、智慧港口等建设,加快做靓“智慧之城”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