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再提速 两路果园港综保区迎多重机遇

近日《重庆市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面完成国家部署的试点任务,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试点成果。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两路果园港综保区(下称“综保区”)在这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中迎来利好。该区域将充分发挥“四区叠加”优势,进一步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能级。

此次方案列出了涵盖2025年至2027年三年间的123项试点任务,涉及支持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开放发展、提高医疗康养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推进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等十四个方面。

方案突出“首年建制度”“次年落项目”“培育可复制推广案例经验”三项工作要求,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数据、金融、健康医疗等10个工作推进组的作用,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引领区和样板园。

近年来,综保区瞄准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方向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全力构建优质高效的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与此次试点方案强调的项目化落地高度契合。

平台升级:构建外资集聚新高地

综保区正通过多个特色载体建设,全面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自贸区企业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涉外服务,移民事务服务中心为境外人才来渝工作生活提供便利,国际文旅之窗搭建文化贸易交流平台,因私出境签证中心则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通道。

这些平台载体有效提升了境外人才入出境与从业执业便利度,强化了法治保障与涉外法律业务服务能力,为服务业扩大开放提供了重要支撑。

当前,服务业正成为综保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点领域。2024年,综保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3.5%,占全市综合保税区外资总量的91.6%,国际战略合作网络已覆盖全球五大洲23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以来,综保区持续加大外资引育和稳企工作力度,创新打造“投资中国·渝见未来”和“上市公司·渝见未来”两张招商名片。通过多措并举实施精准招商,高效服务推进项目落地,构建起外资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发展好”的良性循环。

此外,深化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成渝RCEP经贸中心也在综保区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打造集政务服务、商务洽谈、会展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核心载体,目前已成功吸引包括老挝国家工商会重庆代表处、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秘书处在内的9家RCEP成员国外资企业及重要商协会入驻。

数字赋能:打造贸易新生态

在数字贸易平台建设方面,重庆国际贸易数字平台通过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孵化外贸企业和外向型经济,深化政务、业务、商务、服务“四务”协同,已吸引200余家外贸企业、140余家专业服务商入驻。平台上线服务产品超过230项,成为企业一站式服务“数字港”和链接全球贸易的“智慧桥”。

今年8月,综保区还创新推出护航企业出海的“重庆方案”——“中东扬帆”服务包,集政策咨询、物流通关、金融支持、法律风控、市场对接功能于一体,着力破解企业出海中东“不敢走、不会走”的难题。

下一步,综保区将推出重庆国际贸易数字平台2.0版本,结合重庆产业特色打造大宗贸易、渝车出海、跨境电商等特色服务板块,计划今年吸引500家企业入驻,实现进出口额超千亿元。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意味着综保区将获得更多制度创新自主权。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平台,综保区将受益于区域协同开放机遇,开展更多首创性、差别化探索,为重庆建设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提供重要支撑,助力重庆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