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一季报:稳中有进 进中育新

2022-09-21 10:50来源:两江新区

一季度,两江新区汽车电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7.6%、11.6%,两大支柱产业发挥了支撑作用,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及韧性持续增强。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万江认为,从一季度两江新区经济运行部分关键指标来看,新区支柱产业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稳定了大盘,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及韧性持续增强。

“一季度后,在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要继续抓好支柱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积极扶持小微企业,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进创新驱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万江建议。

支柱产业


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稳产业链供应链


“一季度两江新区经济稳步增长,产业结构转型效益明显,特别是支柱产业增幅较大。”两江新区经济运行局局长李建彬表示,工业支撑作用持续增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汽车、电子一季度有力支撑了经济大盘,但新区产业发展还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障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也给稳定新区产业链供应链创造了更多机遇。“去年我们建立了两江天府八大产业旗舰联盟,我们要用好这个平台。”李建彬称,新区将建立企业需求对接数据库,为新区重点企业寻求区内、市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零部件替代供应商,保证供应链渠道稳定。

对于近期国内部分省市物流运输受到限制,导致产品积压不能及时运送到终端企业的问题,李建彬称,新区将积极寻求上级部门支持,协调滞留的生产设备和零部件恢复发运,并协调企业选择其他地区入关,发挥新区多通道物流优势,协助零部件和设备入渝。


外贸逆势上扬进出口额同比增10.2%

今年一季度,两江新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外贸逆势上扬,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0.2%。其中,加工贸易企业进出口总额252.3亿元、同比增长20.6%。保税物流企业进出口总额118.6亿元、同比增长38.9%,创历史新高。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全力克服全球疫情影响,货物吞吐量、外贸进出口额等多项指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果园港货物总吞吐量584.92万吨、增长16.48%,集装箱量20.08万标箱、增长97.64%,到发中欧班列88班、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50班。

如何进一步稳住外贸基本盘?

优平台、畅通道、抓招商、拓市场……两江新区仍将继续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作用,加快建设两路果园港综保区,做好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文章。

针对外资外贸企业,下一步,新区将用“云展览”“云对接”“云签约”等渠道,组织企业开展线上招商和供需对接会,研究出台纾困措施,精准、有效服务企业,稳住外贸主体。


新消费新业态加速

▲光环购物公园

一季度限上商品销售总额763亿元,同比增长13.7%。

在促消费领域,数字消费等新消费新业态是新区一大优势。“大力拓展线上消费,巩固好数字消费券发放政策效果。”李建彬称,新区将在抓好疫情防控基础上,鼓励企业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促销等活动,同时围绕两江新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快提升假日消费、文旅消费、夜间经济等,推动消费持续回暖。


市级重点项目完成45.2亿


一季度,两江新区牢牢牵住抓项目促投资这个“牛鼻子”,单从市级重点项目来看就完成投资45.2亿,投资进度接近完成1/3。

“抓好投资增长,是打造优势产业链、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是两江新区加快建设‘两高两区’的重要着力点。”李建彬说,今年剩余时间,新区在抓好房地产投资的同时,还将继续抓好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领域投资。

作为逆周期政策主要工具之一,加快基础设施投资,逐步成为稳增长政策的主要抓手。

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新区将加快放量。具体而言,新区将统筹抓好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对已纳入新区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础设施项目,新区将加快推进,同时适度超前新基建建设,鼓励提前启动条件具备的项目。

“持续加快推进工业投资,推动工业企业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李建彬表示,新区将推动赣锋锂业等一批重大签约项目加快开工,推动康宁前段熔炉、京东方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今年一季度,两江新区正式发布工业技改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传统企业技改意愿和力度明显加大。

李建彬表示,新区将继续用好工业技改政策,充分挖掘工业技改投资潜力,推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以高效能技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暖企助企稳产促销

图片

▲陈力行 摄

短期来看,市场主体仍然不可避免将受到疫情和国际复杂形势冲击。“双管齐下,尽最大可能助企纾困。”李建彬说。

一方面,新区将更加有力地落实好各项纾困政策,从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服务业纾困扶持措施、加强服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发力,协助企业用好财税、社保、能源、金融等支持政策。

另一方面,新区也将进一步研究并适时制定出台暖企助企、稳产促销专项政策,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和市级政策、项目、资金等资源。